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

每日关注!特写|以方言短视频打造有温度的医学科普

热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6-07 13:05:15

“老先生,侬哪能伐好啊?”这样亲切的问候时常回荡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方圆的诊室内。家乡话在拉近患者与方圆之间距离的同时,也让患者更容易对他产生信任,并配合他的治疗。


【资料图】

除了日常门诊,方圆在短视频平台上也会用上海话向观众科普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谈到录制科普短视频的初衷,方圆认为,很多老百姓都没听说过糖尿病足,对于脚上出现了难以愈合的伤口,患者都会去看骨科、普外科,发现治不好再来到我们血管外科的时候就已经晚了。“糖尿病足的发展非常快,从一个小伤口到整个脚趾发黑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星期甚至更短的时间。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科普,让更多的糖尿病足患者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

在科普视频制作初期,方圆不免因为稀少的粉丝而感到迷茫,时常怀疑自己的科普工作是否有继续开展下去的意义。但他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就诊时会主动地说:“方医生,我就是看了你的视频过来的,你看看我这是不是糖尿病足。”也有一些年轻人在看了方圆的短视频后,开始向他咨询自家老人是否出现了视频中提到的症状。

在收到这些正向反馈后,方圆便又鼓足干劲,坚持将科普短视频做到了今天。从迷茫到坚定,方圆自己也总结出了经验,科普和治病不一样,并不是今天把手术做了,明天病人就能有好转,而是需要慢慢的积累,可能要坚持一两年才会有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方圆摄:唐菁阳

家乡话的亲切感

最开始,方圆的短视频并不是用上海话讲解,而是用普通话,但他发现观众的接受程度不高。“很多人看到一个医生坐在那里,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很快就刷走了。但如果用方言的形式,就会更加活泼有趣。还有一些老年观众,听到家乡话能够让他们感到更加亲切,便于我们所传播的知识在老百姓之间口口相传,真正地推广出去。”方圆说。

不过也有部分观众不能接受方言的形式,开始在短视频评论区质问方圆为什么不讲普通话。对于这样的攻击,方圆也没有深究,因为他始终知道自己做短视频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血管疾病,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后,自然也就不在乎其他了。

除了部分观众的质疑,方圆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对着手机讲好知识。在拍摄短视频前,方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讲话的时候会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摸头发、闭眼睛等。方圆向记者坦言,纠正这些影响观感的小动作让他非常痛苦。为此,他还专门向一位电视台的老师请教,并做了两三个月的训练才有所改善。

如今方圆已经能够非常自然地进行拍摄,并且保持每周2-3次的更新频率。这样的更新频率对于日常工作繁忙的方圆来说已经十分难得。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方圆在手术日通常要从早上七点半工作到深夜才能下班,平均每个手术日要完成10-12台手术。而在每周五的下午,方圆还要到门诊坐诊。因为普通门诊的挂号数量不限,他一个下午要接诊60-70个患者。记者到医院采访方圆时也发现,早在下午开诊前,他的诊室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方圆诊室外排队等待就医的患者摄:唐菁阳

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方圆只能见缝插针地录制短视频。方圆称:“短视频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时间不长,一个视频可能也就1-3分钟。通常我会把今天门诊过程中患者问的最多的问题拿出来讲一讲,所以在内容准备上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只是用上海话讲解之后配字幕比较麻烦,因为软件不能自动识别方言,字幕中有很多错误需要手动修改。不过,我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能在平时抽出时间来更新短视频。”

建立患者的信任感

来到方圆诊室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而许多老年人的听力很差,方圆时常要扯着嗓子跟患者喊,他们才能听得到。长此以往,方圆认为这不仅对自己是一种消耗,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效率。

“我们写在病历本上的内容患者其实不一定看得懂,因此就诊时的沟通就非常重要,一定要跟患者面对面讲清楚。”方圆说,他给自己买了一个麦克风,有了麦克风的帮助同老年患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就大大减小了。

麦克风还带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很多患者在看到方圆准备了麦克风后,都感受到了他的贴心,也就更愿意理解并配合他的工作。虽然有的患者在外面已经等了很久,但在进门后发现只有方圆一个人在忙碌时,也会向他表示感谢,并说一声:“方医生,辛苦了。”

谈到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感,方圆认为,很多老年人都比较固执,在就医之前他们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他们不一定会相信你说的话。所以这种信任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以我个人为例,最信任我的病人往往是从他第一次看门诊时见的就是我,后续的检查、住院、手术包括出院后的随访都是我在跟进。这样的病人只要你是用心在照顾他,他一定会对你非常的信任。”

方圆正在为患者讲解病情摄:唐菁阳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方圆从办公室到门诊室的过程中发现,一位患者隔着很远的距离就开始热情地跟方圆打招呼,方圆询问了她最近的情况,并嘱咐她定期来复查。据方圆介绍,这位患者就是由他长期负责,跟进了从确诊到后续复查的全过程,这也让这位患者对自己非常信任。

“作为医生想要让患者信任自己,就一定要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些患者的确是经济条件比较差,做不起手术,并且自己也做了决定不手术,身为医生一定要帮他们想其他的解决办法,尽可能地去缓解患者的症状。”方圆说。

医疗科普需多方合力

从2021年8月发布第一条视频到现在,方圆的短视频也已经做了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迷茫,不确定自己所做的内容是否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到今天的愈发坚定,每周更新2-3次。方圆自己在拍摄科普短视频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与快乐,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在科普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短板。

他指出,前几年,有一些并不是从事医疗工作的“网红”,打着科普的旗号骗钱盈利,更有甚者还耽误了患者的救治。“我们医生虽然有专业知识,也不会欺骗老百姓,但我们却不懂传播,很多时候我们所作的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还没有他们做的好。”因此,方圆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多的和媒体平台进行合作,探索更多有特色的能够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科普方式。

除了同媒体平台合作,方圆认为想要将科普工作落到实处,还应联合基层医院开展更多的线下活动。在方圆看来,近年来,我国在家庭医生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做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医生对于社区的情况并不了解,在社区人群中也没有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那么有号召力,因此国内非常需要家庭医生的帮助来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方圆正在为患者分析病情摄:唐菁阳

在5月29日召开的“金山科普示范周启动仪式”上,就有很多患者是从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处得到的消息,前来参加义诊。可见,家庭医生的这种呼吁能力,甚至比在手机上做宣传更强大。因此,近年来一些三甲医院也加强了同社区的紧密合作,一方面,以“科普示范周”的形式,编排小品节目、方言口诀等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会借此机会开展糖尿病足的筛查。

大规模的糖尿病足科普、筛查工作固然耗时费力,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但方圆依然认为这样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如果能够在早期识别糖尿病足的高危病人,并进行跟进,我们就能够用更低的成本将病情控制住。”方圆说,可以用胰岛素或是口服降糖药,把患者的血糖稳定住,就能够避免日后发展成糖尿病足,也就节省了高昂的手术费用。看起来我们前期投入的工作量很大,但如果这个工作能够做好,是能够降低总体的医疗成本的,不只是降低个人的经济负担,国家在这方面的经济投入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节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