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高储蓄背后:居民、银行、央行、融资结构演化

热点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3-02-22 22:02:36

2022年末,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人民币存款258.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20.34万亿元。2023年1月,本外币存款余额27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引起广泛关注。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较快增加?2022年三季度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从2022年几件事件说明,存款相对贷款过快增加是暂时性的。


【资料图】

我们认为,认识储蓄存款变化不仅有银行方面的原因,还包括居民的投资组合、预防性需求、消费选择以及政府利率调控等因素,一国人口和资本结构也长期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因此,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居民收入快速提高、资本结构缓慢变化下,四方面因素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宏观调控优化、银行业变革和居民行为调整下演化的结果,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的原因,更有趋势性原因。

储蓄存款:居民优化投资消费选择的结果

经济理论认为,收入增加储蓄增加,因此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增长首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剩余形成储蓄。居民财富有各种持有方式,一是持有央行印制的纸币、硬币;二是持有商业银行开出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就是居民储蓄存款;三是持有各种金融资产;四是持有各种实物资产,如黄金、房产等。中国居民如何安排资产,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的风险、收益和偏好的组合。居民持有货币包括三种动机,即交易性需求、谨慎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因此,储蓄存款是居民依据自己风险偏好程度在流动性和收益之间的权衡。

1.储蓄存款与居民投资组合调整。

长期以来,中国居民家庭资产以储蓄存款为主,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火热,居民投资方式发生变化,2007年是转折点。央行调查显示,2005年、2006年、2007年二季度,居民家庭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的储蓄存款占比从68%、66.5%降至52.3%,累计下降15.7个百分点。2008年二季度,居民认为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的比例快速提升,从一季度的30.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40.2%,并成为居民的首选,改变了以往依次为储蓄、消费的习惯排序模式。

2019年10月央行课题组在全国30个省份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发现,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资产分布分化明显;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户均253.0万元,占家庭总资产的八成,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而且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金融资产。因此,我们认为从居民财富安排来看,储蓄存款不算多。

2.储蓄存款与居民消费、预防性需求增减。

储蓄是消费的剩余,当期大额消费会降低储蓄,而未来大额消费则要增加储蓄。大件耐用品消费对储蓄影响较大。2006年一季度调查显示,住房、汽车消费在经过2002~2004年的消费高潮后,2005年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迹象,也导致储蓄增加。2008年以来,中下收入群体居民较高储蓄率是为了将来买房考虑。

储蓄存款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成为居民预防未来不确定性的主要选择。2006年一季度央行调查显示,反映在居民的储蓄动机中,教育费一直独占鳌头,其次是养老、购房和预防意外,这四项占比本季达56.5%。

储蓄存款:央行调控演变的影响

储蓄存款因安全、流动性强、稳定的特点和一定收益,长期受到居民的欢迎。当然,决定储蓄存款多寡的因素要考虑货币购买力即通货膨胀率以及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存款的利率,而这些因素为央行所控制。

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阶段:利率变动调节储蓄功能。

长期以来,央行根据物价和经济增长率等决定一年期存款利率,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央行利率,同时保证居民储蓄存款正的较高收益。2007年情况比较特殊,物价和利率对储蓄存款效应都比较明显。物价超高,央行连续六次加息,2007年底一年期存款利率4.14%,而通货膨胀率达到4.8%。2007年第四季度,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0.2%,改变了连跌四个季度的态势,比上季度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虽然2008年4月通货膨胀率达到8.5%,9月4.6%,全年通货膨胀率5.9%,但是存款增长较快,于是2008年10月开始降息,一年期存款下降到2010年10月19日2.25%。10月20日加息到2.5%,直到2011年11月7日加息到3.5%。

2.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和利率市场化阶段:利率不担负储蓄存款调节功能。

利率下降,央行利率市场化加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重要性下降。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2021年6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15日,在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不变的情况下,主要银行利率进一步下调到1.65%。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存款利率形成机制不再主要考虑存款贷款利差,保持1年期基准利率基础上,以货币市场LPR和资本市场为主,利率对储蓄存款的调节机制不复存在。

储蓄存款:银行存贷利差、存贷比和资产负债管理演变

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是“存贷汇”。长期以来,央行决定存款贷款的利率差,商业银行相对被动,这种利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储蓄存款的多少。2021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存款占总负债的67.7%,贷款占总资产的56.2%。可见,存款依然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负债管理的重点。

1.储蓄存款与存贷利差。

长期以来,央行同时调整存贷款利率,保证适度的存贷利差,如2002年2月21日针对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和消费物价下降的形势,央行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下调 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 0.5个百分点,缩小了存贷利差。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9月24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2019年8月10日,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2022年4月,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 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央行披露,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新吸收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低11个基点。目前,中国庞大的存贷市场定价基础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决定。

2.储蓄存款与存贷比:突破75%。

监管部门的“存贷比”指标一定程度激励商业银行吸收存款。1995年《商业银行法》将存贷比作为银行主要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之一,“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强制的存贷比要求逼迫商业银行积极吸收存款。1998年开始,首先面向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这一制度,直到2004年之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才真正下降到75%以下。2015年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2018年以来,银行业存贷比指标都突破75%,2022年三季度存贷比达到78.16%。

3.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表1可见,不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还是农村商业银行,各资产中,贷款收益率是最高的,而负债中,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存款成本最低,因此他们还是要以吸收客户存款为主。大银行如工商银行则不同,其同业拆借成本最低。2022年二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负债占银行业负债的48.7%。因此,吸收存款对中小银行仍然是合理选择。

储蓄存款:缓慢演化的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

中国是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虽然政府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但是截至2022年三季度,金融业机构总负债376.81万亿元,其中,银行业342.94万亿元、证券业9.68万亿元、保险业23.98万亿元,银行占据绝对地位,而存款更是银行最重要负债。这种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短期难以改变。央行行长易纲2020年研究认为,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投资选择较少,主要依赖银行储蓄。因此,不断增长的储蓄存款是与中国金融结构相一致的。

中国高储蓄率的认识

图1可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到2022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持续快速增长,首先是因为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储蓄存款快速增加也有几个转折点。第一个是1992年快速增加的储蓄存款与满足温饱问题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有关。第二个是2008年,由于2007年“居民户存款增加明显放缓主要是因为居民户金融资产选择趋于多元化,存款意愿下降”,2008年“居民户存款快速增长,这与资本市场震荡回落、居民理财风险意识增强等因素有关”。第三个是2018年,7月20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对居民理财行为有一定程度分流,增加了储蓄存款。

2015年以来,政策利率从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到LPR,央行的LPR不断下降,利率调整存款的功能丧失。政府坚守3%的通货膨胀目标,物价对储蓄的影响也较小。从图1可以看到,2022年储蓄存款增长连续平滑,图2可见,2021年银行业存款和总负债比曲线也比较平缓,这都与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中国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有关。

新冠疫情以来,经济中不确定性较大,公众各种投资收益率较低,中小企业破产增加、老板跑路,失信人员三年增加了270多万人,基金甚至货币理财产品大面积跌破净值,房地产市场过剩严重,价格看跌,因此投资渠道越发减少。疫情导致的消费无法满足。中国的高额储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