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孝星“一枝梅”母女演绎了一场至亲至爱的人间大戏 默默传递孝的力量

热点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1-06-09 10:27:44

梅爱平,平谷区夏各庄镇魏太务村一位普通农家女,乡亲们响亮地赞美她:孝星“一枝梅”。她是个弃婴,在医院出生后一个月零三天,梅妈妈从小床上抱起了她这个无辜女婴,收养为自个儿的女儿。接下来几十年的岁月里,母女演绎了一场至亲至爱的人间大戏。梅爱平更在爱的阳光雨露滋润下,不断成长,在平凡的点点滴滴里,以孝心发光发热,默默传递孝的力量,被乡亲们推举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少年时屡遭波折

梅爱平说:咱妈养我一小,我就该养她一老。我的命是她养的,我要以我的命,养她的命。

她原本不姓梅,姓俞,那是养父的姓。养父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俞爱平。养母养父疼爱她如掌上一朵姣花。5岁那年,俞爱平的脚被自行车车轮绞伤,白骨头露出来了。妈妈抱着她去医院医治,辞去了工作,天天背着她进进出出,她脚疼哭,妈妈心疼她哭。

一次,小爱平跟一个小男孩吵架,那小孩儿竟开口骂她:你个野孩子。小爱平哭着跟母亲诉委屈:“妈,妈,我咋是个野孩子?”母亲找到那孩子爹娘:“小爱平就是咱心肝肉,谁烂嘴,咱就撕烂谁。”母亲第一次发这样的狠话。

街坊四邻都为俞家保守着这个秘密,都夸这女孩越长越水灵,水葱似的。有口好吃的,也爱给小爱平送去。

8岁那年,小爱平人生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波折。

父亲想有自己亲生的孩儿,跟母亲提出离婚。记事的小爱平眼睛溜溜望着妈妈,心突突乱蹦,她生怕妈妈离开她,小手攥着妈妈的衣襟:“我要妈妈。”

自此,母女生活陷入了困境。

母女失去了房子,搬到十里外安固村姥爷家。这等于给姥爷家雪上加霜。姥姥半身不遂,早已卧床。母亲离婚前两年,就已患了类风湿病,最初中指节疼,后来胳膊关节、膝盖疼。加上这次感情上的折磨,病越发严重。去几家大医院求医,都说没有特效药。母亲干不了重活。一家四口生活,仅靠姥爷管桃卖桃维持。家里平日只买油盐,米面菜是姥爷种的,油盐放得可怜,清淡无味。春节了,姥爷才买来半斤肉,炖了,妈妈让姥姥吃,姥姥让小爱平吃,谁也不舍得吃,最后还是姥爷把肉夹进小爱平的小碗里。小爱平自小就感知着一家人对自个儿的疼爱。

一天傍晚,发生了一件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

小爱平正在街面跟小朋友们玩“老鹰捉小鸡”。忽然,一位大婶喊她:“姥姥让喊你回家。”小爱平乐颠颠蹦着进屋一看,妈妈不在,屋里却孤单单坐了个陌生女人。小爱平扭身往外走,却听那女人低低唤了她一声:“闺女……”屋外的姥姥走进来,声音颤颤,对小爱平说:“这是你亲生的妈,来找你了……”小爱平一下子抱紧了姥姥的大腿,不撒手。她看了那女人一眼,就怯怯地不再看了。女人一步步走近,递上一件花衣服:“妈妈打听到你了,来找你了,叫妈。”小爱平垂下眼帘,摇摇头。这是小爱平第一次知道自个儿是梅妈妈抱养的。

可她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梅妈妈回来了,她抱住妈妈:“妈妈,这不是真的啊!”妈妈搂抱她,一下一下抚摸她的头:“你虽不是妈身上的肉,但是妈心尖的魂。”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梅妈妈。

入小学了,梅妈妈牵着她的小手到小学校报名。校长递上报名表,和蔼地问:“你叫什么?”母亲说:“俞爱平。”小爱平摇摇母亲的手:“妈,妈,咱要改随您的姓,咱叫梅爱平。”母亲一下子把她的小手攥紧了。

自此,梅爱平的名字,就登记在入学花名册上。

命运多舛,12岁,正是学习成绩渐长需要母爱的年龄,梅爱平却遭遇了人生第二次波折。

患病的母亲,冰雪天出门摔倒了,大胯摔折了,躺在床上,一只腿吊挂,身子纹丝动不得。小爱平挑起了一家四口做饭的担子。

第一次,烙面饸饸,她小手托着咋也兜不起菜馅,兜一回,破一回,面皮都兜烂了。她坐在地上偷偷哭,哭一会儿,抹抹泪,又兜,忽地想起来,把面皮放在面板上,一点点往上兜。她小小年龄,懂得了姥爷姥姥和妈妈的不容易,懂得了该用嫩嫩的小肩膀为这个家挑起担子。

她学会了捏小饺子,捏得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鸭子。她心里一高兴,嚷起来:“排队的小鸭子下河啦。”她先把煮熟的一碗饺子端到妈妈病床前,妈妈让她吃下第一个,笑着鼓励她:“孩子,人活着,被逼到无路可退,才会长出真本事呢。”

妈妈的病怕寒凉。姥爷在母女住的小西厢房旁垒砌了一个小灶台。她开始每天给妈妈烧热炕,又一瓢瓢崴锅里的热水,给妈妈烫脚。望着小小的女儿给自个儿烫脚,妈妈心里流泪。小爱平看着妈妈不忍的表情,却笑呵呵:“妈呀,咱的手,比您的脚还暖和呢。”

妈妈的病越发严重,浑身关节痛,身子变了形。小爱平开始学电视节目教的样子,给妈妈刮痧、拔火罐、按摩、烤艾灸,小手常常被火烫伤,可她忍着,一声不吭,她怕妈妈见了心里难受。

每天,她搀扶妈妈下床,到院子里晒太阳,还给妈妈背课文,讲故事,说笑话,逗妈妈开心。

第二年,听说县城有位老军医,能治这个病,小爱平借来一辆小三轮车,不会骑,就推,生生推六里路,把妈妈推到了县城。扎完针灸,往回推,妈妈说:“闺女,你骑上,试试。”小爱平试了几回,竟然会骑了。

妈妈说:“这叫母女一心,病疾必锄。”

“妈啊,咱就当地里锄杂草呢!”

“还要锄病根呢!”

受到鼓励的小爱平,开始天天载着妈妈进城锄病根。这条路,最初在她眼里,好长好长,后来,一天天变短。这条路,来来往往,留下了母女向命运抗争的身影。

高中毕业了,梅爱平不想去参加高考,要留在家里照料妈妈,照料这个家。话刚出口,妈妈就跟她急了,发起火:“闺女,咱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你不去考,妈就不认你啦!”在妈妈一再坚持下,梅爱平终于考上北京一所大学。费用靠姥爷和亲戚资助,更靠自个儿早早晚晚在学校打工。每个周末,她都要回家,照料母亲。一天,一位亲戚忽然来到大学,递给她一沓钱,又显出十分关照的样子:“你呀,进了城,多个心眼儿,你妈不是亲妈。毕业后,在城里找份工作,找个好人家,安居安家,别太顾及你养母了。那个瘫病,哪儿天是个头?你该追求自个儿的幸福。”

梅爱平说:“咱妈养我一小,咱就该养她一老。咱的命是她养的,我要以咱的命,养她的命。”她硬把那一叠钱退了回去。自此,她与那位近亲,心隔一堵墙,再不来往。

带着病母出嫁

梅爱平说:“咱不要彩礼,不要楼房,不要汽车。咱只要你答应咱,结婚必须带上咱妈。”

毕业后,梅爱平与魏太务村青年刘晓维恋爱了,谈了六年。这期间,妈妈完全瘫痪了,全靠梅爱平喂饭喂水,接屎接尿……妈妈既为女儿有了心上人高兴,又为她即将离开自个儿心生一丝忧虑,可又怕扰乱女儿的爱情。梅爱平看懂了妈妈的心。晚上,灯光熠熠,她对妈妈说:“妈啊,闺女结婚了,也绝不会离开您,您放心。”妈妈望望她,攥着她的手腕,在她手心慢慢画着一个字,梅爱平看出来,那是一个“爱”字,心“嗵”地一撞,她低声唤了一声:“妈!”

母亲说:“闺女,妈不能送给你金银首饰,只能用一辈子送给你这一个字。妈当初抱养你,不是让你只为了伺候妈活着,而是为了让你活得更幸福,活出自个儿一辈子的爱。”

梅爱平泪眼婆娑:“您给闺女一辈子爱,闺女更懂得还您一辈子爱,孝敬您一辈子。您就是咱亲妈,咱母女虽没有血缘,可有命缘,命缘难分离,割不断。”

中秋节的早晨,一轮红日,照亮一湾秋水,波光粼粼,岸边,柳丝悠悠荡漾。这对恋人约会时,刘晓维提出结婚。梅爱平说:“咱不要彩礼,不要楼房,不要汽车。咱只要你答应咱,结婚必须带上咱妈。”刘晓维有点犹豫:“天下哪儿有带着妈出嫁的,还是个病妈……”梅爱平说:“你去跟父母商量,定准了,咱们再定婚事。”其实,她心里也很害怕,怕自个儿心中的爱,像一丝弱柳被一股秋风剪断了。

梅爱平的心悬着。

隔天,她迫不及待登了男朋友家门。饭桌前,面对未来的公爹婆母,她再次提出此事。刘晓维母亲说:“孩子,你的条件咱能不答应?你对养母这么孝,将来对我这个婆母,还有你的公爹会更孝哇,这样的儿媳,咱打着灯笼也难找哇。”父亲说:“我要给你老妈盖新房,让她住得舒舒服服。你心里想的事,咱早想到了,你们一结婚,两家就成了一家人。”

结婚前三天,梅爱平跟妈妈商量婚事。

她情深意切说:“妈啊,闺女就是背着您,您也要去参加闺女的婚礼,您养育了咱一辈子,咱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婚礼,婚礼上不能没有您哇。”

瘫床的妈妈摇摇头:“闺女啊,妈命不好,怕冲了你们的喜庆,给以后的日子带来晦气。再说,你把我背来背去的,那样子不好看,就不去了。”顿一会儿,她一下一下摸擦女儿伸过来的手,说:“你要听妈一句话,去登门,给你亲妈亲爸报个喜。你的婚礼,不能缺了他们。”梅爱平低头犹豫着,不吭声。妈妈又说:“闺女啊,他们虽然没养你,可生下了你,常言说,羊羔懂跪乳,乌鸦知反哺。没有他们生你,哪儿会有妈养育你,哪儿会有你今天的婚礼,水追源,树追根,你不能忘记根本。”梅爱平默默流泪,她最懂妈妈的心:“闺女听您的话,闺女去。”

第二天,去给亲生父母报喜。推车出门,梅爱平的双腿就像拴了两根铁棍子似的,迈不开步。十多里路,并不太远,直至快晌午了,她才骑到村边,望着眼前的路口,停下,顿了好一会儿,心窝就像熬药汤,汩汩翻滚着。最终,妈妈叮嘱的话像吹拂的清风往心窝灌,鼓动着她迈起脚步。

她询问着,朝一家门楼走去。

门敞开着,她站在了门楼下。一位穿戴干净的女人从屋走出来,她像晴朗朗的天猛地听到炸雷响一样,愣了。梅爱平动动嘴皮,想叫她一声妈,还是没叫出声,说了声:“我要结婚了,来给您们报喜。”女人望着眼前这个亭亭玉立脸膛红扑扑的大姑娘,抹抹眼角,心里不知是苦是悔是甜。好一会儿,才上前拉住她的手:“闺女,妈去,爹妈都去,都去,你是咱生下的……”

临走,梅爱平低低唤了她一声“妈!”她看到女人眼泪汪汪的,嘴角直颤。她的心也像激旋的水窝窝在旋转……亲生父母请来了,一大家子人欢欢喜喜为这对恋人举办了一场红红火火的婚礼。

婚后,新婚小夫妻把瘫床的妈妈接进了新家。

新姑爷帮着梅爱平照顾岳母,婆母也常过来帮忙。

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心爱的小女儿。女儿相貌跟妈妈一个样,一个大梅梅,一个小梅梅。

点亮“孝星”心中灯

“我这个当婆母的不怕,就要去跟孙女说,跟村乡亲们说,要把这个孝道传出门,传出村。这是家风家道……”老人越说越激动。

2019年,梅爱平连续当选为“夏各庄镇孝星”“平谷榜样”,2020年6月30日,梅爱平尊老爱亲的事迹刊登在《北京日报》“北京榜样”6月月榜。同年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这期间,她心中的“孝”在不断升华,内涵在延展。

最初,梅爱平对当选“孝星”并不在意,“咱不是为当孝星孝敬咱妈的”,她这样说。更不愿登台讲自个儿“尊老爱亲”的故事,对媒体记者的频频约访,一再婉言谢绝。

那天,镇通讯员王贺元、郭昕昕又来采访。这一次,他们下决心要报道好她的动人事迹,挖掘出藏于她心间的秘密。可她仍支支吾吾,再三推辞:“咱不想说,没啥可说的,当儿女的该尽孝,有啥可宣扬的呢?”

门外的婆母陈秋芬再也憋不住,一挑门帘进屋说:“爱平啊,你不愿说,妈去说,你不愿讲,妈去讲。你的孝星是谁推荐的?是我这个婆婆啊。那天,我找到村敬老协会会长你王伶芝大婶,说,咱家爱平最值孝星这个名号,她孝敬养母二十多年了,整天接屎接尿,抱屋里屋外晒太阳,亲闺女也做不到。我这个当婆婆的见了,心窝受感动咕囔咕囔的,她妈抱来了个好闺女,我娶来了一个好儿媳。”婆母说着直抹泪:“你老说,这事太小,太普通,不惊天动地,不值得说。让咱说,养女孝敬养母,太值得去说,这是孝道,没啥见不得人的!你老藏着忧心,怕女儿若知道你的身世,心里会蒙上自卑阴影。我这个当婆母的不怕,就要去跟孙女说,跟村乡亲们说,要把这个孝道传出门,传出村。这是家风家道……”老人越说越激动:“咱去说,不是为争奖品争奖金,是为争孝的尊严。”

“妈,您甭说啦。”

王贺元劝说:“咱镇连续举办了七届‘孝星’评选,大张旗鼓表彰,为个啥?就是为把‘孝’的精神发扬光大,形成孝的大气场。镇党委特别让我们来做专题采访,说评选‘孝星’就评真的,不掺一点假。”

郭昕昕说:“‘孝’的精神,能像一把米,一碗面,一瓶油,是属于个人的吗?这是家家都需要的精神哇。这是一团暖乎乎的火,能温暖多少人的心窝哇。”

“咱说,咱愿意说。”梅爱平终于被真情打动了。

最令她心灵受触动的是参加平谷榜样表彰大会彩排。

那天到场,她依然穿了件旧的蓝底翠花袄,脖颈围了件红围巾,在“星”群里土土的,萌萌的。大屏幕高挂,展播每位“榜样”的先进事迹,桩桩动人。

王丹,带领七姐妹,爬山过岭,进村入户,为桃农们手把手传授网销直播知识,不让一位网销桃农掉队。

王晓悦,这位开办“七彩阳光”公益救助学校的妈妈,舍小家,让一个个智障儿童走出自卑,赢得人生的尊严。

隗合亮,城里来的大学生,以“即刻到家”平台,为残疾老人们无偿服务,随呼随到,拯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

……

大屏幕,音乐轻扬如潺潺细泉,画面透亮亲切入微,解说声声拨动心弦,梅爱平沉浸其中。

她无声地流泪了。坐她身边的区宣传部大姐问:“你受感动了?”梅爱平说:“咱的事,跟他们的事迹比,差太远了。”

“你这个‘孝星一枝梅’孝敬养母的事迹也很感人哇。”

“咱这一枝梅,做的只是小家母女俩的事,他们个个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是大事,咱没法比。”

“你走出来,能登上大讲台,面对众多百姓,勇敢地讲自己孝心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懂得爱,懂得孝,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哇。那正是,一枝梅引来万朵梅花开啊。”一席话,犹如一根火柴,点亮了她心中的灯。

“啊!是,咱该去说,勇敢地说——孝,真不是自个儿家的事。”梅爱平的心明亮了。

回来后,梅爱平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当晚在熠熠灯光下,一笔笔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在她心间,字字闪星光。

点点滴滴闪星光

梅爱平一笑:“妈呀,闺女把这些琐琐碎碎都看成了爱,孝的星光,就闪烁在这些点点滴滴上。”

当她把入党申请书递到党支委陈淑桂手里时。陈嫂爽声问:“爱平啊,你咋想的?”

梅爱平说:“这些天,咱走出了小小的院门,心里好透亮,就像过上新日子似的。是新日子给了咱新生活,新境界。咱的心就像换了样儿,明白了许多道理,天太大,海太宽,家太小。咱心要放大,眼界要放宽,走入新天地。党让咱干啥,咱就干好啥,孝敬咱妈,是咱的责,登台讲孝心,更是咱的孝,是大孝。咱心里装得下星辰,孝,才能形成大海,才能星海璀璨。”

此后,梅爱平经受了新的历练。

因为抗击疫情,表彰大会没有如期举行。但梅爱平的宣讲没有中断,通过视频,她真情讲述自身孝的体会。她说:“抗大疫在前,门内孝父母,门外一丝不苟做防疫,都是报答全社会,报答父老乡亲。”

在村,她一身兼五员,会计助理员、农商行协管员、电脑录入员、网格员、安全员。

防疫,值守村卡口,天天坚持到晚上十点钟,天寒地冻,她从不找借口离岗。领队劝她:“家里有病母,提前回去。”她说:“咱妈,咱婆母会照顾,两个女儿也学会了给姥姥按摩拔罐,喂水喂饭,还会搀扶姥姥下炕,接大小便。大女儿12岁了,说也要当小孝星呢。”

做农商行协管员,分不得时晌。老人们来取款机前取款,总说:“爱平哇,你来帮咱取,咱信得住你。”

那次来了近八旬的乐奶奶。

“奶奶,我给您插好卡,您自个儿输密码,好嘛?”

“凭你的孝,咱信你。”

“乐奶奶,孙女记着呢。”

乐奶奶手贴嘴边,压低声音:“是奶奶生日。”

梅爱平手指跳动,按一串键:“奶奶,不对啊。”

老奶奶呵呵一乐:“想起来啦,又把后面的6改成了9,盼着越活越久。”“啊!正确啦。”

分不得周六日,分不得早早晚晚,整天忙忙碌碌不得闲。卧床的妈妈见了心疼,问:“闺女,累吗?烦躁吗?”梅爱平一笑:“妈呀,闺女把这些琐琐碎碎都看成了爱,孝的星光,就闪烁在这些点点滴滴上。”

她想用自个儿的行动宣讲好每一个“孝”的故事。

(作者:于建国)

标签: 母女,孝心,病母,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